發(fā)布時間:2023-06-26
作者:材料科學與工程
瀏覽量:14974
高性能復雜結構精密陶瓷部件的制備與應用是制約我國航空航天、精細化工與先進制造等重點行業(yè)高端裝備跨越式發(fā)展的重要途徑。陶瓷型芯是熔模鑄造過程中鑄型的重要部件,與模殼一同保證鑄件的形狀和尺寸精度。用于航空渦輪發(fā)動機空心葉片的陶瓷型芯,要求結構精細、形狀復雜、高孔隙以及良好的室溫和高溫力學性能,代表了陶瓷型芯制備工藝的巔峰水平,是航空航天領域精密陶瓷的典型部件。高性能復雜結構精密陶瓷型芯的制備對航空工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以及國防裝備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。近年來3D打印技術因其無需模具、高效率、柔性制造等優(yōu)勢而備受關注。目前陶瓷材料的3D打印技術主要有光固化3D打印技術、直接墨水書寫、選擇性激光熔化、選擇性激光燒結等。其中光固化3D打印技術具有精度高、表面質量好等優(yōu)點,在眾多陶瓷3D打印技術中脫穎而出,為復雜結構空心葉片的制備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目前,在復雜結構空心葉片內腔的熔模鑄造工藝中,主要采用氧化硅基陶瓷型芯和氧化鋁基陶瓷型芯兩種類型。與氧化硅基陶瓷型芯相比,氧化鋁基陶瓷型芯具有高的熔點、優(yōu)良的化學穩(wěn)定性、使用過程無相變、定位精度高等優(yōu)點,符合航空發(fā)動機渦輪葉片的發(fā)展需求,是新一代高性能陶瓷型芯關鍵材料。但是,氧化鋁對酸和堿都具有較好的耐受性,這使得氧化鋁基陶瓷型芯脫芯困難。提升陶瓷型芯的孔隙率是提高溶出性的有效手段。然而,高孔隙率容易造成陶瓷型芯在高溫下發(fā)生較大的蠕變變形,降低陶瓷型芯抗高溫蠕變性能,進而降低渦輪葉片的成品率。因此,在高孔隙率條件下,如何提高光固化3D打印陶瓷型芯的綜合性能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。
近日,西北工業(yè)大學蘇海軍等人報道了一種稀土氧化物(Y2O3)原位反應調控光固化3D打印氧化鋁基陶瓷型芯開孔隙率和抗高溫蠕變性能的方法,并結合合理的燒結溫度選擇,制備了具有高孔隙率、適當抗彎強度以及優(yōu)異抗高溫蠕變性能的氧化鋁基陶瓷型芯。研究了稀土氧化物(Y2O3)在燒結過程中與氧化鋁基體的原位反應,特別是Y元素在氧化鋁相和反應產物YAG相之間的分布規(guī)律,明確了元素偏析對陶瓷型芯抗高溫蠕變性能的提升作用。通過優(yōu)化Y2O3含量和燒結溫度,突破了陶瓷型芯高孔隙率和抗高溫蠕變性能之間的矛盾,建立了Y2O3含量及燒結溫度對陶瓷型芯性能的調控規(guī)律。通過上述方法獲得了高孔隙率(40.8 %)、適當強度(16.1 MPa)和低高溫撓度(0.63 mm)的氧化鋁基陶瓷型芯,為提高光固化3D打印氧化鋁基陶瓷型芯的綜合性能提供了重要參考。相關工作以題為“In-situ Y3Al5O12 enhances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alumina-based ceramic cores by vat photopolymerization 3D printing”的研究論文發(fā)表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。
論文鏈接: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addma.2023.103645
║制備工藝及燒結陶瓷型芯
圖1:(a)陶瓷漿料制備;(b) 素坯打??;(c)脫脂及燒結工藝;(d) 3D打印陶瓷型芯;(e)陶瓷型芯性能測試示意圖
通過光固化陶瓷3D打印技術制備了具有復雜結構及良好表面質量的氧化鋁基陶瓷型芯,采用球磨工藝制備了具有不同Y2O3含量的陶瓷漿料,通過光固化陶瓷3D打印技術打印了陶瓷型芯素坯,經過脫脂和燒結后,獲得光固化3D打印氧化鋁基陶瓷型芯并測定了陶瓷的收縮率,孔隙率,抗彎強度以及高溫撓度。
║陶瓷型芯顯微結構特征
圖2:光固化3D打印氧化鋁陶瓷型芯層狀結構:(a)-(e)1550 °C燒結的陶瓷型芯添加不同含量氧化釔的顯微結構;(a1)-(e1) 1600 °C燒結的陶瓷型芯添加不同含量氧化釔的顯微結構;(a2)-(e2) 1650 °C燒結的陶瓷型芯添加不同含量氧化釔的顯微結構
圖3:(a)添加4 wt.%的光固化3D打印氧化鋁基陶瓷型芯在1600 °C燒結后的顯微結構; (b) 為(a)的局部放大圖
光固化3D打印氧化鋁基陶瓷型芯表現(xiàn)出明顯的層狀結構特征,層間隙隨細粉料含量的增加而逐漸降低;級配粉料設計造成顯微結構中包含大量連通孔隙,大幅提升了陶瓷型芯的孔隙率,粗細粉料之間存在明顯的燒結頸,粗粉料處于燒結初期,可以降低陶瓷型芯燒結收縮。
║元素的晶界偏聚
圖4 (a), (d), (e), (f)分別為YAG和Al2O3燒結晶粒的EDS圖;(b)(c)為YAG和Al2O3的電子衍射圖譜;(g)元素掃描方向;(h)掃描方向上的元素分布
TEM的結果進一步證實稀土氧化物(Y2O3)在燒結過程會與Al2O3反應生成YAG相,元素分布結果表明Y元素在兩相界面處存在明顯的富集,這對提升材料的抗高溫蠕變性能具有重要作用。
║孔隙率與高溫撓度
圖5:燒結溫度和Y2O3含量對光固化3D打印氧化鋁基陶瓷型芯開孔隙率的影響
圖6:燒結溫度和Y2O3含量對光固化3D打印氧化鋁基陶瓷型芯高溫撓度的影響
光固化3D打印氧化鋁基陶瓷型芯的開孔隙率和高溫撓度結果證實添加Y2O3可以明顯調控高孔隙率和抗高溫蠕變性能之間的矛盾,實現(xiàn)孔隙率和抗高溫蠕變性能的協(xié)同提升。
結論與展望
綜上所述,本研究首次通過稀土氧化物原位生成YAG相調控光固化3D打印的氧化鋁基陶瓷型芯的綜合性能。首先證明了稀土氧化物-Y2O3在燒結過程中會與Al2O3完全反應生成YAG相。顯微結構證明了層間間隙的大小隨Y2O3含量的增加而明顯降低,級配粉料設計在光固化3D打印陶瓷型芯中形成了大量通孔,并且發(fā)現(xiàn)不同粒徑的粉料處于不同的燒結階段。此外,本研究證明了原位反應生成的YAG相成功突破了孔隙率和抗高溫蠕變性能之間的矛盾,實現(xiàn)光固化3D打印陶瓷型芯孔隙率和抗高溫蠕變性能的協(xié)同提高。優(yōu)化后氧化鋁基陶瓷型芯開孔隙率為40.8 %,高溫撓度低至為 0.63 mm,抗彎強度為16.1 MPa。本研究為提高光固化3D打印陶瓷型芯綜合力學性能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。